從龐畢度中心出來,左方就是史特拉汶斯基廣場,前方有著人在跳霹靂舞吸引人群投錢,我只能坐著,靜靜的看著水池中的噴泉雕塑、水池旁奇怪的樂器、以及一旁與主人玩撿球遊戲的小狗,我的腳丫子真的好累喔,不能再走了,只好坐在池畔的不鏽鋼椅上休息一下 (可是夏天的不鏽鋼椅非常燙屁股,是誰設計的 @@)!
史特拉汶斯基噴泉 (Fontaine Stravinsky) 。這是有著奇特展示雕塑的噴水池,據說這些奇異的作品,是為了紀念與呈現曾定居在巴黎、譜著出名芭蕾舞劇<火鳥>、<春之祭>、被譽為音樂界中畢卡索的俄國作曲大師--伊戈爾.費奧多羅維奇.史特拉汶斯基,史特拉汶斯基的<春之祭>在演奏時也是因為曲風特異而引起巴黎聽眾非議,就這一點來看,這個噴泉與龐畢度中心比鄰而居,安排也算是有深意。
說是不能走,休息了一會兒,還是繼續走;水池旁有一座教堂,旁邊公寓牆上卻有一幅很有趣的壁畫。與西堤島上的聖母院一樣,外觀有著飛扶壁、怪獸排水孔、小尖塔,可是教堂看起來很幽靜、古老、而寫著歲月走過的痕跡。轉進側邊巷子,這時,陽光斜斜地照在對面的公寓上,剪出很好看的影,一輛腳踏車適時的騎過,眼球看到的,相機照不出,只能請大家自己走一趟,體會那種寧靜的氛圍與無可言喻的感動。
回來後查了資料,原來這是聖梅里教堂 ( Eglise Saint-Merri),建造於西元1500-1550期間,難怪感覺真的很古老。而目前鐘樓內有著1331年鑄造且在法國大革命中保存下來、全巴黎最古老的鐘。這座有著哥德式建築風格的教堂,是個可以停歇的好處所,而且功能性依舊,至今仍提供教眾進行禮拜。
繞過轉角,我們就發現教堂可能是對外開放的,可是門好破舊,半虛掩著,於是三個人又好奇不顧腳累地踅了進去。原來裡面有攝影展,展出的照片是以非洲住民與食物為主角,以黑白與強調一種食物顏色作為風格的呈現手法,很好看。從沒想過,原來教堂也可以作為攝影展展示的場所。不過這座教堂真的看起來維修經費不足,許多地方有些破敗,這樣提供場域的租賃收費多多少少也幫助補充教堂的經費吧。
巴黎的幽靜巷道,往往繞出來就是熱鬧大街,我們三彎兩拐的,就到了熱鬧的地段,碰到家樂福,很高興的採買今晚夜車上的食物、水和水果。走一走,碰到星巴克,決定停下來喝一杯,解解圍 (上廁所)。
路名寫在轉角的牆上,而窗戶外鑄鐵雕花欄杆也有著金色的M,應該是代表聖馬丁的M吧??
這時,抓著地圖,問星巴克的夥伴,我們確切位置在哪?怎麼搭地鐵回東站?搞了半天,我們已經在西堤島的邊緣,走過一個馬路,就到了我很熟悉的站了,不浪費時間,趕緊往地鐵入口前進,不過一看,啊,巴黎古監獄外部已經整修完成,想去照張相片,被大湄子制止,表示時間有點緊迫,要求直接去搭地鐵…T T ,孩子你也太理性了,媽媽只好含淚撤退,回東站去了。